
一、二線城市憑借發達的經濟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優質的公共服務、各項資源優勢與廣闊的發展空間吸引著國內外體育運營商及投資商;三、四線城市的體育資源缺乏、管理相對落后、市場化運作率低等似乎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然而卻有一家專注于文體場館運營管理和全產業鏈業態開發的企業卻由一二線城市轉向并聚焦三四線城市,專為中小城市文體產業發展提供整合運營解決方案,積極推動城市文體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愛瑪會。今天,場館資源網采訪到了愛瑪會掌舵人王恩強,聽聽他是如何推動三四線城市文體產業發展的。

愛瑪會董事長王恩強 擁有20多年文體展行業資深經驗,早在15年前就考察學習并潛心研究歐美發達國家的文體場館運營和管理,曾多次專程考察交流美國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體育綜合體、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諾基亞文化中心和底特律奧本山宮殿體育中心等多個標志性場館的市場化運營模式。
找到適合自身企業的市場定位
愛瑪會成立于2003年,當時主要為體育場館提供票務和內容輸出服務,定位在一、二線城市。在優勢的資源背景下,愛瑪會通過引進國際知名賽事、演藝活動為大型體育場館提供內容服務。例如中國網球公開賽前5年的運營權、NBA季前賽中國行系列賽、北京國際斯諾克公開賽、曼聯中國行等;惠特尼休斯頓、滾石樂隊、席琳迪翁、等歐美、日韓演唱會引進中國,曾服務北京工人體育場、上海八萬人體育館、浙江黃龍體育中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成都體育中心等;因長期服務于體育場館我們也真正理解體育場館運營核心在于內容。
在200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接手了南通體育場館的運營。愛瑪會從那時開始涉足體育場館運營,由此我們發現中小型城市場館運營硬件條件上都不錯,投資也不小,最缺乏的就是內容。然而,內容是愛瑪會的強項,發揮企業所長,我們把目光聚焦在中小城市體育場館,把場館作為城市平臺的載體,首先是要把內容豐富起來,實現平臺入口的聚集效應。為了有效的做好場館內容,我們采取自主運營及合作運營兩種方式進行內容開發和嫁接,不采用租賃和外包的方式,這對于場館內容的質量會有更好的把控,相應的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營收利潤也會更客觀。
目前愛瑪會已先后落地南通、馬鞍山、鹽城等17個城市,運營管理(包括PPP項目)20個綜合型文體場館項目,運營管理總面積超過122萬平方米,運營管理資產超過101億元,現已成為國內管理場館規模最大的運營商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以社會化和市場化為主要導向的文體產業運營品牌。
中小型城市場館如何盈利
中小型場館沒有一二線城市豐富的資源,大型的演繹和賽事活動也是寥寥無幾,所以中小型城市的場館盈利似乎很難盈利。人口集中是城市人口的優勢,我們要做的就是圍繞城市人口來滿足人民休閑健身需求。通過體育場館公益服務來帶動全民健身,再做精品服務,單項運動技能提升服務,然后延伸做體育培訓服務,青少體育培訓。
隨著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承受能力也更高了,對優質教育的付費意愿也愈加強烈。再加上中高考體育相關的一些教育改革,青少年的體育培訓市場在不斷提升。體育服務的觀念也在隨之改變,體育場館不僅要做存量也要做增量,于是我們設立了一個校園體育計劃,結合目前國家對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我們著重于青少年的體育教育培訓。通過給學校輸送專業的體育師資,為學校開設免費公益型體育安全課堂到體育場館的現場實踐課,這樣把大量空閑時間的人員和資源有效為學生利用。例如,結合教育部提出的下午四點半課堂,愛瑪會建立了體育公益課堂,中小城市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缺少專業的體育技能老師及場地,體育場館是最好的補充,師資和場地資源互補,對有條件的學校輸出專業教練去學校上課,對于不具備硬件條件的學校就把學生請到場館來。通過我們專業訓練、正確引導讓學生們真正愛上體育。
體育場館在服務城市人口時要兼顧社會公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都要結合,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無論站在落實全民健身戰略,還是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角度,體育場館都是最重要的公共活動空間,只有做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才能讓體育場館真正服務于人,我們要做的是讓體育精神融入城市的血脈之中,讓城市的人愛上體育。
中小城市人才問題如何解決
中小城市的體育人才緊缺存在兩個方面,一是體育管理人才;二是體育競技人才的儲備。一、二線城市管理人才遇到瓶頸,到三、四線城市就缺口就更大,面對問題愛瑪會反過來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把企業運營十多年的經驗形成一個標準,企業內部的就叫四化,即流程化、標準化、模式化、體系化。通過標準化實施,人才的培養機制進來以后,縮短專業人員的學習期。目前企業團隊里面50%甚至更高的比例全是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通過企業四化培訓三個月到半年基本上就能上手。
中小城市缺乏體育后備人才的儲備,然而后備人才的儲備在于對青少年體育興趣的激發,體育場館作為資源承載平臺,利用資源優勢發現和培養更多的競技人才。建立相關的專業體育人才輸送體系,把培育優秀的人才輸送給專業機構,增強城市體育后備人才的儲備。然而中小城市體育部門也面臨儲備的缺口,愛瑪會通過場館資源的平臺優勢,健全的體育培訓體系,我們也把一些外部的優質的資源對接過來,然后跟教體局合作,建立相關的專業體育人才輸送體系,培養體育優秀生給專業的機構做體育人才的輸送。
編者按:直到今天體育場館的運營依然被認為是世界性的難題。三四線城市體育場館因負擔大、利用率不高成為了政府的負擔。愛瑪會利用民營資本投入,通過服務于城市人口找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平衡點。讓場館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聚集人氣,然后發揮場館文化、教育、培訓等方面的功能,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好驅動。
|